×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重生北宋:武夫当国

第21章 录功

队伍慢慢往前移,终于轮到邓忠了。

这家伙指挥两名手下帮忙,将十颗首级放到司马面前,然后大声报上自己的职务、姓名。

司马有些惊讶的看着他:“这些首级都是你一个人斩获的?”

邓忠理直气壮:“是的!”指了指那位百户长的首级,“这里头还有个百户长呢!”

司马拿过那颗首级看了看,问:“有物证吗?”

邓忠将一堆可以证明那位百户长身份的物证交了上去,这其中就包括腰牌什么的。司马看过之后点点头:“确实是个百户长,邓都头以一己之力斩首十级,其中包括一名悍勇绝伦的百户长,算是立下一大功了,恭喜恭喜。”

邓忠笑呵呵的说:“多谢,多谢!”

司马挥动毛笔,快速地将邓忠的功劳给记了上去,然后发放奖赏。

邓忠能否凭借此军功得到晋升,得等上一段时间才有结果,但是斩获首级的战利品倒是马上就能够发放的。宋军有个优点,那就是打仗的时候会带着大量金银财帛,一场战斗打完,有功马上就赏,绝不会像大明那样拖泥带水,立功后还得磨磨蹭蹭耗上一两个月才能见着赏钱。

当然,宋军也不敢拖欠赏钱,不然那帮军士是真的敢当着将领的面散伙,让他自己去跟敌军拼命的。金军南下合围太原时,种师中被朝廷死催着赶紧过去增援,连犒赏的财物都没带。与金军遭遇之后,他指挥宋军以强弩大斧痛击金军,将金军击退,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打赢这次战斗后麾下将士找他要赏钱,他拿不出来,顿时三军鼓噪,四散溃逃,完全不听指挥了。金军趁机发动进攻,宋军被屠戮殆尽,就连种师中也战死沙场。

只能说,在北宋最后这几年,宋军已经变成了一支只认钱的军队,什么家国大义,什么建功立业的雄心,什么守土安民的职责,在金钱面前通通靠边站,有钱拿啥都好说,没钱的话这些通通都不好使。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军队,毕竟赵官家对待军队的态度一直都是胡萝卜加大棒,一边极力削弱武人的社会地位,硬生生将军人变成了贼配军,一边用金钱去笼络军队,收买军队,概括起来就是除了钱我啥都不给你。一百多年下来,宋朝军人可不就把什么荣誉感责任感全都抛到了脑后,变得只认钱了嘛。

只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吧。

邓忠选择了布匹。看样子他对军中那些道道真的非常熟悉,知道拿布匹远比拿现钱划算。拿现钱的话该是多少就是多少,一毛都不会多,但是拿布匹的话却可以通过转手售卖给蕃人而获利,赚得更多。

彭壮壮提着几颗西夏军首级上去,顺利通过验证,获得了四十贯赏钱。他本来也想拿布匹的,但是司马告诉他:“布匹已经被拿光了,只剩下铜钱了。”无奈,他只好拿了铜钱。

嗯,铜钱也不错,至少比铁钱强。

轮到李骏了,他把魏元的首级交了上去。

司马问:“姓名?”

李骏回答:“李骏,木子李的李,骏马的骏。”

司马记上,继续问:“籍贯?”

李骏:“延州清涧城人氏,定边军第五营弓箭手。”

北宋乡兵里的弓箭手并不只是狭义上的弓箭手,很多时候它就是乡兵的代称。王韶熙河开边的时候就有大臣指责他想假借治理地方之名侵占边境弓箭手的田地,倒不是说边境真有那么多弓箭手,所谓的弓箭手就是在边境定居的乡兵。

至于定边军,则是乡兵的名号。北宋乡兵数量众多,名号也五花八门,什么强人军、神锐军、忠勇军、忠顺军、义勇军……五花八门的啥都有,一个比一个拽,一个比一个屌。但也仅仅是名字酷炫而已,真要拉上战场去打仗就只有被打到仆街的份了。

司马快速记上,随口问:“你有何战功?”

李骏将首级放到桌上:“斩杀西夏军千户长一名。”

司马的笔蓦地停住,一脸震惊:“什么?你说什么?”

李骏说:“斩杀西夏军千户长一名,这是他的首级,这是从他身上搜出来的腰牌,这是他的靠旗,这是……”一堆乱七八糟的、零零碎碎的玩意儿交了上去。

好几个司马都放下手头的活计跑过来,对着那颗首级和那堆零零碎碎的玩意儿翻来覆去的研究,还时不时凑到一块议论,那叫一个兴奋。到最后,连将领都跑过来几个,跟司马们一起研究。最后,一位额头有皱纹的指挥使下了结论:“是魏元。三年前就是他率领数百甲士率先突入靖夏城,导致靖夏城城防彻底崩溃,最终满城军民被屠戮殆尽。”

众人都是一阵哗然,用惊讶、诧异的目光打量着李骏,都是一脸的羡慕,甚至还带一点敬佩。从崇宁三年(1104年)一直到现在,宋与西夏之间爆发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宋军取得了不少胜利,但是像斩杀一位千户长这样的战果着实不多呢。现在一个小小的乡村弓箭手居然不知道走什么狗屎运,把以勇武闻名的千户长魏元给砍了,让他们着实眼热:为什么砍翻魏元的不是自己呢?这份功劳如果给自己,自己的履历定能增色不少啊!

验明正身后,司马一笔一画的在册子上记录下李骏的功劳,记完了,还让人找个漂亮的匣子过来,将魏元的首级放进去保存好,说是要将这首级送往汴梁,呈到天子面前。完事后,他郑重的对李骏说:“你的战功已经记录下来了,很快就会上报至枢密院,到时候肯定会有封赏的。至于你的赏钱……你要布匹还是要现钱?”

李骏扬了扬浓眉:“还有布匹吗?”

司马说:“没有了,如果你要的话得再等上几天,再过几天会有一批布匹从西宁那边运过来。”

李骏想了想,说:“那我还是要现钱吧。”

司马说:“好的。按照我军目前的赏格,斩杀一名千户长可得赏钱一千五百贯,我这就让人给你拿。”

这赏格其实有点低了,按宋军的赏格,斩杀一位曾给宋军造成过重大损失的西夏千户长,起码能领到一千七百到一千八百贯钱的。不过军中司马从中分一份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则了,不然鬼才愿意到这兔不拉屎鸟不下蛋的鬼地方来?一千五百贯,挺合适。

只是看着那一大堆铜钱,李骏脑壳都在隐隐作痛。

古代形容一个人富有的时候有个成语,叫“腰缠万贯”,这其实很不科学的。铜钱可是很重的,一枚铜钱为一文,一贯是一千文,也就是整整一千枚铜钱,那么一贯钱是多重?说出来吓你一跳:

三点二公斤!

一贯钱重达三点二公斤,万贯就是三十二吨……你把三十二吨重的钱缠在一个人的腰间试试?保准能把他压得跟纸一样扁!

李骏倒没有腰缠万贯,但是一千五百贯钱也差不多有五吨重了,他又不是绿巨人,根本就搬不动的好不好!就算他能弄到几辆马车将这些铜钱运走,怎么保存也是个问题……

总之就是脑壳疼,脑壳疼!

这种小事对于邓忠来说那都不叫个事,看到李骏犯难,他马上就向个引茬了几位随军商人。

随军商人,故名思议,就是军队打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的商人。宋军与西夏在连绵千里的战线打得火热,陕西、山西乃至陇右的商人像闻到腥味的苍蝇一样聚集过来,跟着大军四处转战,向军队提供军中比较短缺的物资,比如说粮食、食盐、肉类、酒、药物等等,甚至开办随军妓院,供军士们放松放松。同时他们也会收购军士们在战场上获得的战利品,比如说牛羊骡马、家具字画,甚至是被抓获的平民————是的,在征战时抓到的敌国平民也可以卖给随军商人换钱的。至于卖出去之后这些平民命运如何,那就不是他们要关心的了。同时商人还会帮忙将大宗钱财送回家乡去,让军人可以轻装上阵,不必总带着一大堆重得要死的财物东奔西走。

有点军中银行的感觉了。

邓忠感激李骏帮了自己大忙,给他引荐了好几位做飞钱生意的商人。这些商人听说李骏手里有一千五百贯钱,都十分惊喜,双方很快便谈妥了,李骏将这笔钱一分为三,分别存在三位最有实力的商人名下的钱庄,将这重达几吨的铜钱换成了几张轻飘飘的票证。

别误会,这不是银票,不能拿去消费的。这几张只是取钱的凭证,拿着它们可以到这些商人服务的钱庄将自己存在里面的钱取出来,而且是在哪都能取,只要当地有他们的钱庄。

是不是跟今天的银行很像?

是有点像,唯一不同的是存钱进去非但没有利息,取钱的时候还得给人家钱,通常都是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左右。而从战场运送大批财物回内地本身就挺危险的,所以李骏要付的手续费就更高了,百分之四。

也就是说他得从这笔钱里拿出六十贯给人家当手续费,真够黑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